Project 2026.第六章。四姑娘山大峰(中國)

【四姑娘山遊客中心-海子溝景區入口-齋戒坪-鍋庄坪-朝山坪-石板熱-打尖包-大峰大本營-埡口-四姑娘山大峰-折返

路程:31.4 公里 (D1: 13 公里 / D2: 18.4 公里 / D3: 9.6 公里)
時間:2 日 1 夜 (D1: 6 小時 / D2: 約 12 小時)
天氣:-2 – 10 度 (D1多雲,午後有雪;D2多雲,漸轉天晴)
總上升及下降:1,800 米


800.jpg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山脈位於四川小金縣,原名「日隆鎮」的四姑娘山鎮為配合旅遊發展而改名,現為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山脈由大峰、二峰、三峰及么妹峰組成,四個峰高度依序遞增,外觀上是個整齊而壯闊的山體。大峰 (5,038米) 是難度最低的一座,由 Basecamp 至山頂的距離短,是入門級的雪山健行路線。二峰 (5,276米) 高了近 250 米,雪線較長之餘岩石地形也較多,比起大峰會有更豐富的登山體驗。三峰 (5,355米) 是技術型路線,地勢險要,山頂位置幾乎垂直。么妹峰 (6,250米) 是四姑娘山的標誌,攀登難度跟其餘三座不能相提並論。自 1981 年首登後成功登頂的人數只有四十多人,路線被視作超越生死的挑戰。


旅程

經過哈巴雪山一役後,這次原本打算登四姑娘山二峰,但嚮導說這幾天山頂積了不少新雪,直接增加了難度,而且前一天登大峰的一隊也無功而還。抱著盡量提高成功率的心態,在行程途中決定改登大峰。是次五日四夜的行程如下:

  • Day 0:從成都機場直接前往四姑娘山鎮
  • Day 1:遊覽長坪溝,同時作高度適應
  • Day 2:起步前往大峰大本營
  • Day 3:凌晨登頂,下午下撤回四姑娘山鎮
  • Day 4:回成都

香港至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直航需約 2.5 小時,而包車從成都至四姑娘山鎮需約 3.5 小時。成都海拔高度只有約 500 米,四姑娘山鎮則達 3,200 米,盡早到達四姑娘山鎮的話對海拔適應有一定幫助。


Day 0, Day 1 成都—四姑娘山鎮

我們僱用的嚮導有提供接送服務,因此一行人抵達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後便直接跳上車前往四姑娘山鎮。行車路線必經國內著名的 S303 省道,從 500 米的成都市區一直攀升,穿越海拔達 4,480 米的巴郎山埡口,雖然風景絕美,但路段危險性也不低。不過,自 2016 年巴郎山隧道通車後通過巴郎山的時間大幅縮短,安全度也提升不少(但要捨棄巴郎山埡口的風景),直接推動了四姑娘山鎮的旅遊業。前往四姑娘山鎮途中亦會經過熊貓基地臥龍,有時間的不妨一訪。

約 3.5 小時的車程後抵達四姑娘山鎮的長坪驛客棧,客棧的老闆,也是今次的嚮導余天亮親自送上哈達迎接我們。嚮導本身也是運動愛好者,在 2018 年國內難度數一數二的環四姑娘山 100 公里超級越野跑 (Ultra Tour Mt. Siguniang, UTMS) 中拿到第六名。至於客棧本身也裝潢成一身戶外運動風格,是目前四姑娘山鎮中最有特色的客棧。由於我們預留了一天作海拔適應,因此沒有特別的行程,安頓好後便享用晚餐,悠閒的渡過一晚。而第二天則是到長坪溝遊覽,順便熱身。

8-001
在臥龍的一頓午餐,既便宜又好吃。
8-003.jpg
駛出巴郎山隧道不久,抵達四姑娘山觀景台。
8-002
從隔著螢幕看,到這一刻屹立在眼前,感覺很奇妙。或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8-005.jpg
是次投宿的長坪驛戶外主題客棧,是一間精心佈置的住宿,所有設計意念均源自老闆娘。
8-007.jpg
客棧充滿運動氣息,門口掛滿 UTMS 的號碼布,中間綠色的便是老闆兼嚮導 2018 年參加 100 公里賽事的記錄。
8-010.jpg
房間裝潢也盡顯心機。房內有暖氣,暖墊。床邊獨立的插頭可直接插上 USB 線。
8-008.jpg
入夜後客棧外觀,在四姑娘山鎮中十分突出。
8-006.jpg
首日的晚餐,藏式火鍋。
8-011
早餐沒有變化,均是供應以上三項。

Day 2:海子溝—大峰大本營

早餐過後,收拾隨身物品跟身,未用到的裝備馱上馬便出發。客棧離登山口不遠,步行約十分鐘便抵達。在遊客中心打指模後便正式開始旅程。起步點和海子溝景區出入口有點距離,但全程均已鋪設寬闊的木棧道。沿途有少量的杜鵑已開花。路徑後段與馬道並行,馱上馬的物資會先運至馬匹公司,再上馬經此路運送。抵達海子溝景區時需驗票入閘,入園前有一個環境算不錯的洗手間,請珍惜這最後機會。入園後會直接走在馬道上,鬆軟的泥路輕鬆易走,但若遇著下雨變成泥漿的話感覺便會較差了。經過拜姑腳後來到景觀十分開揚的齋戒坪,除了可望到四姑娘山外,也可遙望 S303 國道的觀景台。齋戒坪是一段長而斜度平緩的草坡路,兩邊分別就是長坪溝和海子溝。一路走到海拔 3,700 米的打尖包,來到這裡已走了第一天行程的三分之二。打尖包是中午的休息點,本應有一棟兩層高的建築物作大休及提供熱食,但不知是重建還是什麼原因,抵達時發現整棟建築物竟然消失了。一行人只好走到前方一座較小的建築物前席地而坐。這裡只有熱水供應,沒有熱食,令我們大失預算,始終在山中活動一整天但沒有熱食補充的感覺實在宥點差。結果我們在此只能吃乾糧充肌。午休後重新出發,離開打尖包後迎來第一段坡度較高的上升段,會一直爬升至近海拔 4,000 米。而步上 4,000 米的區域後迎來另一段平移,旁邊已是一座座的雪山。在眾山圍繞的高原裡走著,感覺十分寧靜,放空。走著走著,來到往大峰及二峰大本營的路口,路牌標示距離大峰大本營尚有 850 米的路程(但實際走完距離達一公里)。此處是另一段上坡段。路徑與馬道重疊,泥路因為溶雪 / 濕氣重的關係都是濕答答的,馬匹踩出來的腳印亦積滿了水,走在這段像在泥漿摔角。加上已消耗了不少體力(及中午沒吃好),這段個人感覺是旅程中最辛苦的一段。

用了六個小時來到海拔 4,350 米的大峰大本營。大本營三面環山,可擋去不少風,但一停步便已感覺到寒意來襲。原本打算紮營的我們因為抵受不住寒風決定付錢入住大本營的石屋。話雖如此,石屋的保暖效能也有限。未到晚飯時間,只好盡快安頓好後打開睡袋或到對面房間的火爐取暖。天氣不好,晚上爬出去觀星的念頭也可打消。百無聊賴的一晚,吃飽後呆坐一會,灌水,跟往常的登山差不多,只是今晚,很冷。

8-012.jpg
嚮導幫忙收拾馱馬的行裝
8-013.jpg
起步前的合照,最右邊的便是嚮導兼老闆天亮哥。
8-014.jpg
早上天氣不錯,誰料到在山上是另一個世界。
8-015.jpg
估地非常廣的四姑娘山遊客中心
8-016.jpg
踏上木梯正式出發
8-017.jpg
山上杜鵑初開
8-018.jpg
海子溝景區入口
8-019.jpg
鋪設良好的木棧道與旁邊的馬道
8-022.jpg
海拔 3,400 米的齋戒坪,眾雪山離我們漸近。
8-021.jpg
齋戒坪另一個方向,遠方便是首日經過的四姑娘山觀景台。
8-023.jpg
開揚的山路
8-024.jpg
相對簡陋的打尖包休息點,不知將來會否有改善。
8-025.jpg
打尖包的貓,完全不怕人。
8-026.jpg
經過打尖包後接著一段爬升。
8-028.jpg
伴山而走,雲層較少的話這風景將會是世界級。
8-031.jpg
前往大峰大本營的最後一段路相對辛苦。
8-033.jpg
大本營的樣子。中間的球形帳是早前外交部部長王毅到訪時設置的,現在可隨便進出,但內裡只餘下一張檯。

Day 3:大峰大本營—四姑娘山大峰—四姑娘山鎮

大峰登頂段的路程不長,嚮導建議我們凌晨三時起床,四時出發。登頂段先前往埡口,再沿山嶺登頂。起步不久已踏進雪線,但不少均為新雪,沒有硬冰,走起來不算太困難。整體路況有緩坡,亦有手足並用的上升位,調整好步伐的話直至埡口前的路均不算吃力。來到海拔 4,700 米接近埡口處坡度開始提升,路段漸變成雪石混雜的坡面,積雪也變厚。穿上冰爪後繼續前進。踏上 4,780 米的埡口頓時變得當風,雖然當日風勢不大,但手腳趾早已凍到沒反應。埡口至山頂尚有約 800 米的距離,先會爬一個雪坡,然後會經過一個平地,再攀上另一個斜坡到達峰頂。這裡已全被厚雪覆蓋,沒有明顯的路胚,加上身旁已是懸崖,只能緊隨前前方的腳印行進。旁邊有簡單的圍欄及繩,但別太過依賴。來到山頂前的一大片平地作最後休息,吃一支 energy gel 後衝上這最後的山坡。這段積雪甚厚,而且是新雪比較鬆軟,遇上較斜的地方或踩得大力一點的話常常會往後滑或踩出一個坑。小心辨認正確的路,意志力全開的狀態下,成功登上海拔 5,038 米的四姑娘山大峰。

8-041.jpg
2019.06.01 08:10 四姑娘山大峰頂上

2.8 公里的登頂段用了四個小時,這天持續多雲,站在山頂看不到旁邊的三個四姑娘山峰是唯一遺憾,但能成功登上山頂便已足矣。登上山頂只是旅程的一半,亦從來不是久留的地方,拍照留念後便隨即下撤。雪地下降的危險性不低,即使十分小心亦有滑倒的風險,所以下降時需用後踭落地,即使滑倒亦可即時隨重心坐並靠登山杖煞停,避免滑墜或撞上岩石。話雖如此,若能直接滑下的話的確可節省不少時間和體力,所以嚮導也讓我們在較安全的地方滑一段下山。至於其他路段均有非常危險,特別是回到埡口的一段,稍有不慎真的會萬劫不復。回到埡口後危險度相對下降,注意好步伐的話問題不大。此時亦可放鬆心情欣賞一下凌晨走過的山路及白皚皚的群山。回到大本營,沒有再提供一次熱食,只好把身上的乾糧全吃掉。登山目標完成,加上原路下山的關係,各人都決定騎馬下山,體驗一下山中騎馬的感覺。但途中發生小插曲,馬匹因為園區管制只能騎到打尖包,意味著其實我們仍然走一大段路。此時嚮導則帶我們走另一條較快的路下山(似乎是另一條馬道),而且不會經過園區的驗票口,雖然是捷徑但也走了接近兩小時。出口是 S303 省道的一個彎位,坐上早已在等候的車,約 10 分鐘便回到客棧。這次四姑娘山之旅亦劃上圓滿句號。

8-034.jpg
夜間行進是每次海外登山最刺激,也是最需要意志的環節。
8-035.jpg
四周已被積雪覆蓋
8-037
天亮以後,繼續往埡口前進。
8-039
5,000 米以上,登頂前最後一段爬升。
8-042
環顧山頂,雲層擋去了大部分的風景。

8-043.jpg
這片世界何其美麗

 

8-045.jpg
回到大本營,仿如明日之後。

備忘

  • 四姑娘山在不同時候來訪可欣賞到不同風景,一嘗雪山的話 4 月至 6 月最合適,7 至 11 月夏秋兩季沒有積雪,可分別欣賞到四姑娘山的花季以及秋山景色。
  • 未知是否多雲的關係,是次登山體驗比哈巴寒冷得多。剛抵達大峰大本營停下的一刻已感受到寒意來襲。大本營山屋的保暖效能亦有限,晚上即使睡在零下 15 度的睡袋也要 full gear 一段長時間才開始感到暖意。登頂大部分時間手腳趾也是在僵硬狀態。建議準備厚羽絨衣物在靜止時穿著,也準備暖包在必要時作「最後武器」。
  • 我們的嚮導全程均提供不少乾糧及水果。山上能提供的糧食非常有限,打尖包未能提供膳食的問題也不知會否改善。如不想吃這類食物的話建議多準備自己喜歡的便食,始終在這種環境下,能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對士氣有很多幫助。
  • 在大本營可騎馬下山,但四姑娘山的馬匹由另一集團經營,嚮導沒有主導權。而且因應時段可能只能騎到打尖包,如欲騎馬的話建議預先跟嚮導查詢及溝通清楚。
  • 嚮導有提供雪爪、睡袋、帳篷、登山杖等物品租借,出發前請與嚮導確認所需物資。
  • 整體來說,這次的協作比哈巴雪山的好,雖然不是一對一,但能感受到他會照顧整個隊伍。或許是年紀上的差異,令帶隊登山的模式不同。

登山預算

五日四夜的行程協作費為 2,380 元人民幣,當中包括三晚四姑娘山鎮的住宿及伙食。裝備租借方面可與嚮導相議。另外以下項目收費如下:

  • 成都至四姑娘山鎮交通:單程 900 元人民幣(可 5 – 6 人同行)
  • 馬匹至大本營:360 元人民幣(以打尖包為起訖點則為 200 元人民幣)
  • 大本營山屋:每位 100 元人民幣(純粹租四面牆)

連結

  • 登山嚮導微信 ID:ytl_never_give_up(余天亮)

後感

第八個海外山旅,第三次踏足雪山,第二座 5,000 米山峰。原來,這次才是第一次成功登上雪山山頂。雪線上的行進和一般登山是截然不同的感覺,辛苦、危險、卻又帶點刺激。

在登山界的認知裡,海拔 5,800 米左右是人體機能可完全代償的臨界點。再往上走,身體機能只會不斷衰退 (High altitude deterioration)。人類不可能在超高海拔的環境長時間停留,如沒有循序漸進海拔適應,更會在短時間內死亡。

高海拔登山猶如自行打開天堂之門。這純淨的世界,既可怕又令人神往。所以,每次平安下撤時,都有一份莫名的感動。

如何安全地探索世界,也是旅程中寶貴的一課。
期待能再次能踏上純白的淨土。

8-048.jpg
在晴空裡說再見。有緣的話,我們或許會,再見。

延伸閱讀:高山低谷海外山旅

高山低谷
2019.05
Team Siguniang
Kaiwing Tong
Kathy Wong
Karen Lau
Kennedy Leung
Zan Wong

分類:海外標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