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低谷 069。砵甸乍山.歌連臣山.柏架山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龍躍徑-砵甸乍山郊遊徑砵甸乍山-馬塘坳-港島徑八段 (H096 – H094)-歌連臣山-石澳道-大潭道-柏架山-大風坳-柏架山道】

難度:4 / 5(砵甸乍山下山, 歌連臣山及柏架山登山均為密林及坡度高)
路程:11.1 公里
時間:6 小時
總上升 930 米,總下降 920 米
當日天氣:24 – 29 度,東風 3 – 4 級


069.jpg


路線

從小西灣海濱公園內的龍躍徑起步,走一段梯級後接上水泥路。此處是緩和的上坡路,約 1 公里的路程會上升約 110 米。經過水泥路末段的大彎位後便接上砵甸乍山郊遊徑,全程均是狀況良好的石級。約 10 分鐘路程後來到十字路口處,往左走幾步可到東面的觀海亭,直走續行郊遊徑。而這次行程目的為「Kill 標」,所以會在此轉右登上砵甸乍山。登砵甸乍山的路是三座山中最好的,路徑寬闊坡度平緩,山頂前更有一開揚處可飽覽將軍澳及東龍島。來到 312 米的山頂風景反而被一群樹林所阻,而且旁邊有一座發射站,沒有太大的亮點。完成第一座後沿西脊直接下降至馬塘坳,西脊與東脊是兩個世界,整段都在茂密的樹林裡穿梭,末段接近馬塘坳時亦有兩段較斜的下坡路,加上樹林蔽日略帶濕滑,怕失平衡的路旁有紅繩可作輔助,但不宜完全依賴。

完成第二段斜路後重新接上港島徑,馬塘坳是數條山徑的交匯點,南北分別可前往大浪灣或柴灣。而前方的山便是行程第二個目標歌連臣山。歌連臣山東北脊理論上可登頂,但觀乎周邊環境即使有路都應該是無盡的爆林,加上不確定性因此決定沿港島徑繞到歌連臣山西北面登山。這段港島徑全為水泥路,一直走到路口時轉往打爛埕頂山(龍脊)方向,往上走幾步後留意左邊叢林有一處綁有絲帶的缺口,由此登上歌連臣山。沿途路徑雖明顯,但斜度不低而且崎嶇,有一定難度。登上歌連臣山約需 30 – 40 分鐘,惟山頂灌木甚多影響景觀,整體而言體力付出遠超收穫。下山取道同一段路,下降時不時需依靠兩旁較粗的樹枝借力。

原路回到入口後下降至石澳道,沿馬路走至大潭道迴旋處後往西(柴灣方向)走約 300 米(小部分路段需走在馬路上,小心來往車輛),在馬路的彎位處續走對面山坡的梯級,沿這段長長的樓梯爬升約 70 米後抵達港島林道的多重路口,取道有大風坳路牌的一條路走約數十米後在路徑右邊可看到登上柏架山的入口。這段約 1.1 公里長的登山路會爬升約 260 米,坡度雖然不算很高,但沿路均是狹窄的林徑,兩旁樹木令整段路密不透風,加上沿途甚少平坦處,令這段登山路變得相當消耗體力。當看到柏架山雷達站的「白色波波」時便代表終點在望。抵達柏架山標高柱後沿山嶺繞過雷達站後便可以輕鬆走完餘下的路,皆因接下來的 4 公里全是下降的水泥路。下降至大風坳有涼亭及公廁可稍作休息梳洗。隨後一直沿柏架山道下降至英皇道便完成行程。


分支

  • 位置 1 (砵甸乍山路口) 如欲跳過砵甸乍山可續走砵甸乍山郊野徑至馬塘坳 
  • 位置 2 (石澳道) 為中途退出點
  • 位置 3 的多重路口往北沿引水道走可至柏架山東脊 (地圖 3A 處) 登山,但路徑模糊不建議取道
  • 位置 4 (轉進往大風坳路牌的分支後) 一直往西北走可至大風坳
  • 位置 5 抵達柏架山標高柱建議沿山嶺走到發射站接上水泥路下山,路程雖較長但比從北蔍下山容易很多
  • 位置 6 (大風坳) 往西走可至畢拉山,往南走可至大潭水塘

 後記

  • 路線啟發自港島 12 峰連走與走港島徑不同之處是此路線會全登三個山峰的標高柱,難度因比單走港島徑,亦刺激很多。但大部分登山路段崎嶇狹窄,兩旁植披茂盛,建議選擇較涼的天氣才挑戰。
  • 路線經過不少叢林,如之前未有人行經的話會遇上不少蜘蛛網及帶刺植物,開路時需留意。
  • 柏架山是三座山中最難的一座,除了沿柏架山道水泥路走到山頂附近外,無論東脊及此次走的南脊均有一定難度。平坦位置十分少,亂草也十分多。擔心應付不來的可繞山腰直接至大風坳
  • 從歌連臣山前往柏架山途中需橫過石澳道及大潭道,兩段路的路面狹窄且彎位亦多,通過時需小心來往車輛

延伸閱讀:高山低谷 082。打爛埕頂山.雲枕山.歌連臣山


交通

起點 – 藍灣半島

  1. 專線小巴 62A (杏花邨鐵路站 開)
  2. 各條以小西灣 (藍灣半島) 為總站的巴士路線

終點 – 柏架山道

  • 鰂魚涌站 A 出口往太古方向步行約 350 米
  • 太古站 B 出口往鰂魚涌方向步行約 350 米
  • 電車—柏架山道
  • 巴士—途徑新威園 / 惠安苑 / 船塢里 (東行) 或 鰂魚涌街 (西行) 的巴士

分類:港島標籤:, ,

1 則迴響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