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2026。第三章。槍岳。表銀座縦走(日本)

[ 2018 年 4 月更新]

【燕岳登山口-燕岳大天井岳-赤岩岳西岳-槍ヶ岳-上高地】

路程:42.5 公里 (D1: 13 公里 / D2: 7.5 公里 / D3: 22 公里)
[登山資訊表示路線長度為 40 公里,但GPS實測數值均介乎 42 – 43 公里之間,相信是長距離以及有不少急登急降造成的偏差。]
時間:3 日 2 夜 (D1: 10 小時 / D2: 6 小時 / D3: 8 小時)
天氣:0 – 15 度 (D1天晴;D2午後多雲,風勢增強,晚上吹暴風;D3清晨結冰,後轉天晴)


MAP.jpg


槍ヶ岳(やりがたけ,Yarigatake)

 

一生人要登上一次富士山是普日本人的想法而站在槍岳頂峰,則是登山者一生人也要試一次。

《日本百名山》作者深田

受日本人敬拜的富士山是一個單體火山,遠觀優美但身處其中反而看不到什麼自然景色。若要在日本欣賞眾山連綿的磅礡氣勢,便不能錯過位於本洲的中央山脈。中央山脈由飛驒山脈、木曾山脈及赤石山脈組成,橫跨了富山、長野及山梨三個縣,成「川」字型排開三個山脈令其有日本屋脊之稱。1878年,第一位登上槍岳的外國人 William Gowland 將飛驒山脈的風景媲美於歐洲的阿爾卑斯,自此之後,飛驒、木曾及赤石山脈便分別被冠上北、中及南阿爾卑斯的美名。

標高 3,180 米,位列日本第 5 高的槍岳則是北阿爾卑斯的地標。1828 年 7 月 28 日由播隆上人首次成功登頂。山頂因長期受冰雪侵蝕令其形狀尖銳陡峭,有如朝天之槍,被稱為日本的馬特洪峰。

222.jpg
由東鎌尾根望向槍岳頂峰

旅程

槍岳位處北阿爾卑斯登山路線的交匯點,登山路線主要有以下選擇:

  1. 由燕岳登山口出發,經喜作新道及東鎌尾根的 表銀座縦走
  2. 由高瀬ダム出發,經水晶岳、三俣蓮華岳、双六岳及西鎌尾根的 裡銀座縦走
  3. 由上高地出發,沿梓川、槍沢走到上游後經東鎌尾根下方山路 單攻槍岳
  4. 由上高地出發,經 穗高連峰 至槍岳

眾路線中穗高連峰難度過高已排除;而表銀座的風景完勝裡銀座,加上最尾也會經槍沢及梓川到上高地,因此這次選擇了表銀座縦走。路線因北阿爾卑斯山脈路徑的人氣有如銀座一般旺盛而得名。超過 40 公里的距離,總上落幅度均超過 3,100 米,難度高低取決於總登山日數,四日三夜的標準行程在日本登山界列為中級難度;五日四夜有更多時間欣賞風景;三日兩夜則被稱為「体力の限界に挑戦」。是次行程如下:

  • 登山前兩日: 從名古屋乘高速巴士至 松本
  • 登山前一日: 從松本乘 JR 大糸線至 穗高駅, 轉乘中房溫泉巴士至有明莊
  • Day 1: 燕岳登山口 > 燕岳 > 大天井岳 > 大天井ヒュッテ
  • Day 2: 大天井ヒュッテ > 赤岩岳 > 西岳 > 槍ヶ岳山荘
  • Day 3: 槍ヶ岳山荘 >  槍ヶ岳 > 上高地,  乘高速巴士往富山

想於登山前節省一天的話可選擇由名古屋直接前往穗高或有明莊,再於翌日開始登山,惟需配合各種交通的時間表。如選擇四日三夜行程則通常會留宿於燕山莊、ヒュッテ西岳及槍ヶ岳山荘。至於抵達終點上高地後,前往富山只是因為隨後會到訪立山,一般來說大部分人都會前往 高山 ,巴士班次較多,亦是較熱門的旅遊點。(行程預算可參考本文後段)

未命名.png
一圖看清表銀座縦走 (來源: 網上圖片)

穗高駅有明莊

燕岳的登山大門位於安曇野市的中房溫泉登山口。登山季節有穿梭巴士由JR穗高駅出發前往。登山口附近有「中房溫泉」及「有明莊」兩間較大型的往宿,中房溫泉位於登山口旁邊,位置有利但無法網上預約;可網上預約的有明莊則位於離登山口約一公里處,搭穿梭巴士需早一個站下車。兩間均為溫泉酒店,在登山前可輕鬆一下。無論多少天的行程,這裡也是能洗澡及刷牙的最後地點

039
乘JR前往穗高駅途中, 廣闊的田野配上後方的北阿爾卑斯山脈, 好一幅心礦神怡的風景。
044
穗高駅月台貼心的設立了山岳對照表, 其中已看到明天會經過的大天井岳。
051
穗高駅前, 找到「中房溫泉」的候車處。車站旁邊有一間登山用品店。
059
質數不錯的有明莊,夕食達正常溫泉旅館水準。
052
網上預約時選擇的「登山者向個室」,實際環境比預期好。
058
有明莊的朝食

Day 1: 燕岳登山口 (1,462)合戦尾根燕岳 (2,763)大天井岳大天井ヒュッテ

07:00 出發,沿水泥路走一公里至登山口。登山口前有一個投放登山計劃書的信箱,由2016年7月1日起,長野縣登山安全條例規定,如登山路線經過阿爾卑斯等指定登山區域,登山者必須遞交登山計劃書。雖然實際上沒有人會查核,但在登山口留下個人資料及預定路線,也是對自己的一份保障。

062
投放登山計劃書的箱
064
燕岳登山口

燕岳登山口旁邊就是中房溫泉,時間及地點上均比有明莊有利。依登山口指示踏上山路正式展開槍岳之旅。首段是經 合戦尾根 (尾根 = 山脊線) 直接登上燕岳。號稱「北阿爾卑斯三大急登」的合戦尾根,約 5.5 公里的路程攀升幅度達 1,300 米,整段均是斜度平均的上升,感覺跟 Mount Kinabalu 不遑多讓;登山路大部分為泥路及木階梯,控制好急登的喘氣便不是大問題。合戦尾根沿途有四個小休點,分別是 第一至第三ベンチ(Bench) 及 富士見ベンチ ,顧名思義就是幾排木長凳供休息的地方;富士見ベンチ則是天氣好時能遠眺富士山。由於第一天行程非常緊湊,因此到達這幾個 checkpoint 的時間對推算整體進度宥有用。經過這四個休點,大約出發約三小時便到達可大休的 合戦小屋 。這裡販賣各種飲品及熱食,也有簡單的洗手間。合戦小屋最熱銷的是西瓜,未知目的是否為登山人士消暑。離開合戦小屋後繼續上升,經過 2,489 米的 合戦沢ノ頭 (合戦山),這個高度是森林生長的界限,接下來的植物均以灌木為主,因此視野也會變得廣闊。而往西北方望去則能看到高高在上的燕山莊。由合戦小屋至燕山莊需約 1.5 小時,到達燕山莊應是中午前後,正好是午飯時間。

084
合戦尾根急登
080
ベンチ休息點
098
合戦小屋
107
再往上走,遙望遠方的槍岳。
134
踏上稜線,滿分的北阿爾卑斯風景。
136
燕山莊

看到了燕山莊也意味著攀升的路段暫告一段落,接下來走在稜線上邊走邊欣賞北阿爾卑斯連綿不斷的山巒,以及在最遠處靜待著我們的槍岳,氣勢十足。時間許可的話可往燕山莊北走到訪一下燕岳。燕山莊至燕岳的地質為花崗岩及砂岩,其中以海豚岩及眼鏡岩較有地標性。岩石表面光滑而且顏色較淺,在這裡拍照很有日系風味。

146
燕岳頂上
159A
燕岳地標:海豚石
156A
燕岳地標:眼鏡岩

四日三夜的行程第一晚通常會在燕山莊留宿,三日兩夜的話則要趕路在首天推進至大天井岳。吃過午餐,匆匆來回燕岳後便繼續趕路。稜線上的地貌主要為沙石路,走起來有點像香港的杯靈雙渡及米粉頂,途中有數個位置的高度差較大,但平時有行開山的話問題不大。到達大天井岳前會經過一個名叫 切通岩 的地形,這是表銀座縦走線發跡的地方。往時由中房溫泉走到槍岳要在切通岩左側前往大天井岳,經東天井岳下降至 1705 米的二ノ俣谷,再經槍沢重新攀升超過 1,400 米至槍岳,在體力及時間上需求上都是另一層次的考驗。及至 1920 年,小林喜作開拓了以切通岩為起點,經赤岩岳及西岳稜線的 喜作新道 ,大幅縮短了登山時間,這條路線也迅速熱鬧起來,「銀座」一詞便是形容人潮有如東京銀座般旺盛。 切通岩也是旅程中首次出現 木梯 及 鎖場 (鐵鍊鋪助) 的地方,往後的路段這兩樣東西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多 …

161
離開燕山莊續走稜線
171
沿途不乏亂石地形
188
切通岩。右下為紀念小林喜作的雕塑。
188-1
大天井岳分歧

經過切通岩後來到第一天最後一個難關:大天井岳。首先看到的是大天井岳分歧點,這裡的水平位置與大天莊及大天井ヒュッテ呈三角形(見下圖),中心點便是大天井岳頂上。因此無論選擇 可登頂的左路 或 繞山腰的右路 也可。若入住大天莊的話則需走左路。這段路因繞山腰橫斷大天井岳,所以沿途盡是岩壁及鐵鍊,路面崎嶇之餘亦只能容得下一人通過,是比較狼狽的一段。走了 9 小時後迎來這種路段,心裡只希望快點看到山屋。終於,我們在 17:00 來到最後一個下坡,抵達 大天井ヒュッテ 

20171005_142711.jpg
往大天井ヒュッテ走黃線,往大天莊及登大天井岳走藍線。

[編按: 大天井岳有 大天井ヒュッテ 及 大天莊 兩間山屋,今次旅程因時間關係選擇了較順路的大天井ヒュッテ,但入住體驗非常差。Check-in 時已表明填好入住表格,但老闆仍刻意跟其他登山客傾談近十分鐘才過來跟進;翌日的朝食時間也無故更改,打亂了本身的計劃。雖然在高山上就不應期望那麼多,但同樣的價錢,在之後入住的槍ヶ岳山荘完全是兩種服務態度。若時間充裕話,強烈建議住大天莊,然後翌日多預留約 40 分鐘走到大天井ヒュッテ(不用走回頭路) 接上原本路段 。]


Day 2: 大天井ヒュッテ赤岩岳西岳東鎌尾根槍ヶ岳山荘

吃過早餐後在 05:40 出發。天氣預報午後會變天,所以要把握早上的好天氣趕路。今天首先要越過喜作新道上 赤岩岳西岳 兩個山峰,路況與昨天相若,平坦的路段反而教多,相對輕鬆。途中會經過 ビックリ平(驚嘆的意思),因為這裡能無阻擋的欣賞北阿爾卑斯山脈,能見度高時欺甚至能看到立山。西岳一段則不用登頂,繞山腰而過至 ヒュッテ西岳,可作補給。接下來經 東鎌尾根 直指槍岳的一段難度有所提升,先是一大段於碎巖中依附鐵鍊的急降,再來在東鎌尾根需向下爬一段高度達十餘米的三連鐵梯,最後的落腳點兩旁均為懸崖,驚險度十足。

189-7
ビックリ平望向槍岳、東鎌尾根及難度不低的北鎌尾根
189-4
往赤岩岳前進
195
滿佈鐵鍊及碎石的急降
212
東鎌尾根地標,三連降鐵梯。
214.jpg
著地時最好確定回神過來才繼續走

下降至海拔約 2500 米的 水俣乗越 (乗越 = 坳) 後餘下便是一段漫長的攀升,由於已接近槍岳的東面山脊,路面植物開始減少,而且出現越來越多大小不一的風化岩石,後期基本上已再沒有平路,完全走在石堆和人工架設的木梯上。越過無限的岩石群後來到 ヒュッテ大槍 ,山屋前方有兩條路均指往「やり(槍岳)」的路(見下圖)。左路會先下降至較平坦山腰,再走之字路慢慢上升 至槍ヶ岳山荘,路線較長但位置受槍岳東脊屏蔽,相對安全。右路則是直接攻上槍岳東脊前往槍ヶ岳山荘,沿途怪石嶙峋,山背上毫無遮掩直接承受強風,挑戰性與左路相比是另一層次。身心俱疲下,我們在 12:00 前來到 槍ヶ岳山荘 原定計劃是吃過午餐後攻頂,但中午過後四周已被雲層覆蓋,風勢亦增強。考慮到天氣預測翌清晨天氣會好轉,於是便將登頂希望寄託在明天。

20171005_142444.jpg
兩條往槍ヶ岳山荘的路。
219
走到後段路況越來越惡劣
221
亂石堆中沿標記前進
225
槍岳東脊上難得比較清晰的路
230
槍ヶ岳山荘
232
日本國寶雷鳥
233
環境不錯的槍ヶ岳山荘,相中站立處可免費充電。

Day 3: 槍ヶ岳山荘岳 (3,180)上高地

234
槍ヶ岳山荘朝食
243
四周都被冰封
237
雲霧突然減少,迎來意外的日出。
  • 昨晚槍ヶ岳山荘的窗被強風吹得砰砰作響,可想而知外面情況有多惡劣

05:20 到飯堂用膳,經過正門時赫然發現外面結了大範圍的冰。原來昨晚的風力達 20m/s (75km/h,暴風級別),加上氣溫驟降令整個山頂區域都鋪上了一層霜。槍岳的登頂段本身已盡是岩石,若再加上結冰危險度會增加不少。我們在山屋待了一會,希望日出後氣溫回升能盡量溶化沿路的冰。到了大約 06:40 ,情況沒大改善,但眼見其他登山者也開始出發,不願在山頂 200 米放棄的我們也就豁出去。登頂程全程均抱石前進,途中不乏一些可以直接飛墮下山的險位,但能雙腳穩站的位置其實也不少。登頂末段高低差擴大,落腳點由已岩石變成額外鑽上的鋼釘。正常情況下槍岳登頂段難度其實不是很高(不少長者及孩童都能登上),只要堅守雙手雙足至少有三點是固定狀態的「三點固定法」行進便可確保安全。只是這次岩石鋪上了冰,濕滑的岩面加令難度提升了不小。在冰霜覆蓋的槍岳無數次抱石、拉鐵鍊、踩鋼釘、手套都被溶化的冰穿透。最後,爬上三條 90 度的鐵梯,我們在 07:40 成功登上北阿爾卑斯的地標:

273
佈下所有難關的登頂段
278A
登頂前最後一條鐵梯
279
2017.09.21 07:40 やりがたけ頂上
280
頂上之風景

極目四方,裏銀座縦走和連度系數滿分的 穗高連峰 都清晰可見。山頂面積不大,其他登山者陸續抵達後我們便開始下山。部分路段因避免塞車及安全考慮所以分成上山及下山專用,一直沿箭咀指示走便沒有問題。待全員均回到槍ヶ岳山荘後,全員安全登頂的目標大功告成。

331A
開始下山,上方便是昨天走過的東脊。
333
播隆窟,槍岳開山者播隆上人第四次登山曷曾在此修煉了 53 天。
347
沿梓川而走
349A
對望難度再高個一層次的穗高連峰

因為將登頂日推遲至第三日的關係,加上用在登頂的時間比預期多,因此接下來又要繼續趕路下山。原本打算到訪的 天狗池 也只好取消。時間充裕的話十分建議到訪,天狗池池面可看到槍岳的倒影,是上高地景點之一。下山初段的路以碎石坡為主,小心下降避免失平衡。及後走到跟河流平排的路段地勢漸見平坦。這段也是上高池河川的源頭,我們由上游往下走,身旁的 槍沢 及 梓川 經幾次匯合後會越來越廣闊,最後流往 上高地 形成大正池等優美景色。最後的路段只餘下無盡的直路,是一般健行路段。在經過橫尾山莊徳沢ロッヂ 明神館 幾間山屋後最終來到上高地,完滿結束旅程。


備忘

  • 表銀座縦走沿途的山屋每年 4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開放。登山季早段的路面仍有殘雪,尾段則要考慮氣溫漸降而可能出現的霜雪。理想的登山月份為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7 – 9月登話,不少人會在走完富士山後經河口湖續走槍岳。(延伸閱讀:高山低谷 Special。富士山(日本)
  • 旅途中請特別留意天氣預報,特別是走到大天井岳後身處行程中段,往前的路已經是可行路線中最容易的路。如遇上惡劣天氣或緊急狀況就只能走回頭路或滯留。進入東鎌尾根後亦只有水俣乗越一個退出點。
  • 登山前可安排 行李託運 ,將不會在山上用到的物品運往下山後的酒店。建議在登山前及下山後這兩日選擇較有規模的酒店,並在預約前先用 email 查詢是否能代收行李。一件標準行李的運費約為 1,500 – 2000 円。
  • 除非團隊人數達 5 人以上,否則沿途大部分山屋(中房溫泉及有明莊並非山屋)均不需預約。山屋晚飯時間多為 17:00,未能準時抵達的話很大機會不能享用晚餐。計劃行程時需留意,寧願早點出發早點到達山屋。
  • 山屋有自家拖鞋(室內及玄關穿的拖鞋不同),毋需自備。與台灣山屋不同,裝熱水須收費。
  • 山屋的 乾燥室 (Dry Room) 為兵家必爭之地,建議到達山屋後盡快將需要乾燥的裝備晾進去。
  • 部分山屋設有 個室(獨立房間),先到先得無法預約。以槍ヶ岳山荘為例,6–8 人團隊多付 16,000 円(人均約 2,600 円)便可使用。個室好處除空間較大外,外來及對人的滋擾較小,睡眠質素會較好。另外更衣亦較方便。
  • 海拔 3,000 米出現高山反應的機會雖然較小,但長時間體力消耗後若未能及時回復,加上保暖措施不足的話便很易出現頭痛等症狀。同時溫度越低,從頭部流失的熱量會越多(可多達 40 – 45%),因此建議即使在室內亦盡量帶上冷帽保持頭部溫暖
  • 抵達山屋後宜做適量腿部伸展運動。
  • 大部分情況下,下山者都會讓路於登山者。

登山預算

這次三日兩夜的行程由抵達穗高站起直至回到市區的基本消費約為人均 35,000 円(未計午膳及補給糧水)。如行程多於三天,或想住個室的話則需有額外預算。

  • 中房溫泉巴士:1,700 円
  • 有明莊 1 泊 2 食:10,000 – 11,900 円(因入住日期而異),另加 150 円入湯税
  • 大天井ヒュッテ 1 泊 2 食: 9,800 円
  • 槍ヶ岳山荘 1 泊 2 食:9,800 円
  • 上高地至富山巴士:3,220 円

連結


後感

第五個 3,000 米旅行,這次走的不是高度而是長度。翻倍的時間和距離,縱使沒有出現高山反應,但在高海拔不斷上落攀爬的過程中,明顯感受到體能還有進步的空間。燕槍表銀座縦走幾乎集合了香港所有的山野地貌,踏上山稜線上有八仙嶺的感覺,後段的重重岩石則有狗牙嶺的味道。在此加上北阿爾卑斯山脈的磅礡氣勢,令路線無論在難度及風景上都讓人有豐富的體會。

行山的天敵始終是反常天氣,第二晚的狂風和第三天清晨的結冰亦令旅程出現了變數。作為旅程的發起人,在確保團隊安全和應變方面仍有待改善。始終,追尋越璀璨的風景,也意味著要走過越艱險的路。

從前以為無比意志便能克服所有障礙,但原來意志被身心俱疲擊破時,羈絆的扶持,足以令人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這是山之魅力所在。

回憶在累積,夢想正蔓延。明年今日,眼前會是怎樣的風景?

延伸閱讀:高山低谷海外山旅

高山低谷
2017.10
Team Yari
Cat Wong
Kathy Wong
Kennedy Leung
Mark Cheung
Scott Ching
Zan Wong

 

分類:海外標籤:, , ,

1 則迴響

  1. 師兄你好, 我6月20號會開始行表銀座, 想問問你以下問題, 求解答, 謝謝!
    1. 大天井莊同西岳山莊都未開, 我變相要由燕山莊直接行去槍岳山莊, 請問大約要用幾耐時間行?
    2. 關於登山計劃書, 請問你完成後有沒有去番燕岳登山口報平安?

    謝謝師兄!

    • Andy您好,

      1. 燕山莊至槍岳山莊的距離約 12.5 公里, 總爬升及下降約 1,530m / 1,150m。因為山莊的晚飯時間很準時 (印象中是下午 5 時多), 一般步速的話大概一天光便要出發了。西岳轉彎後的路會較難走, 如遇上大風會更辛苦。大天莊今年6月23日開始營業, 可以看看行程能否接上。表銀座的風景很美, 行程較鬆動的話體驗會較好。

      2. 遞交登山計劃書後不需回頭報平安。個人經驗是沒有人會查, 相信是一旦有意外時方便救援人員推算你的位置。

      預祝登山成功及平安 =]

  2. Pingback: Q – 千簷萬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