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2026。Prelude。雪山(台灣)

[2017 年 10 月更新]

【武陵農場登山口-七卡山莊-哭坡-雪山東峰-三六九山莊-黑森林-雪山圈谷-折返】

路程:19.8 公里(Day 1: 7.1 公里 / Day 2:12.7 公里)
時間:2 日 1 夜(Day 1 : 7 小時 / Day 2 : 13 小時)
天氣:4 – 21 度 / 晴 / 風力 4-5 級

關於雪山

台灣,全球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山脈南北縱貫,其連綿不斷的山脈線上,位於海拔 3,000 米以上的山峰多達 268 座。台灣登山界為推動民間登山活動,於 1971 年選取了其中 100 座具代表性的山峰,稱為「百岳」。每次成功登上「百岳」,都可憑登頂照申請證書,作為挑戰百岳證明。目前為止,成功完成全數百岳壯舉的只有 400 多人,全部均為台灣人。今次我們這次到訪的,是百岳中排名第二,「台灣五嶽」之一,標高 3,886 米的雪山。
雪山(Syue Mountain),名字源於泰雅族原居民稱此山作「Sekoan」的音譯。除此名字外,西方曾稱之為「Mt. Sylvia」(由一艘經過發現的英國軍艦命名);日治時期,由於台灣的玉山及雪山都比日本本土的最高的富士山為高,因此玉山被稱為「新高山」,雪山又名「次高山」。
 

 
13002373_893806810718619_4826677766228544442_o
 

旅程

由台北前往雪霸國家公園的武陵農場登山口,無間斷駕車的話需接近 4 小時。我們下午由台北出發,晚上在宜蘭縣的南山村先休息一晚。翌日八時,抵達登山口會合是次的兩個登山嚮導,他們都是原住民,言談間會感受到他們對山水自然的鍾愛。在登山口出發前嚮導要求我們在進山前以自己相信的神明來保祐自己接下來的兩日一夜,平安回來。一切準備好後,我們揹上估計重達八公斤的行裝出發。

(起點-2.0km)登山口-七卡山莊
這段算是熱身的路線,沿路大部分是人工修飾的梯級,感覺跟香港的山徑差不多。此段在林中遊走,中途有一觀景台可供小休,景觀不多但能看到不少動植物的生態介紹。走到七卡山莊是第一個休息點,設有簡單的洗手間。此處同時是露營及宿營地,是路程中兩間山屋的其中一間。七卡的意思是「7k」,因從前 獵人由山腳到這裡的舊道共長七公里而得名。嚮導又說這兩公里比較簡單,為了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登山,將來登山口可能會遷到這裡。

(2.0km-4.0km)七卡山莊-哭坡

離開七卡山莊後繼續上升,跟前兩公里差不多。走在二葉松的森林中,路面並不難走,但由於海拔持續上升,不宜走得太快以免身體來不及適應。到達哭坡前有另一觀景台供大休。此時已身處海拔 3,000 米以上,景觀變得開揚,遠方的中央尖山及武陵四秀的山巒均盡收眼底。而走到這裡,第一天的行程已完成超過一半。

(4.0km – 5.2km)哭坡-雪山東峰

顧名思義,爬到想哭的山坡,是登雪山東峰及主峰的一個難關。這是一段斜度比之前大幅上升的山路,起首短短 200 米的山路高度差達 100 米。45 度的坡度,單看數字並不算太艱辛,但從哭坡開始,餘下的路段都是大小碎石砂礫,加上已負重走了四個小時,哭坡這名字確實改得貼切。越過哭坡及好漢坡後,坡度稍為舒緩,變成反覆上落的山路。捱過這段路後來到一開揚處,前方有一個稍為隆起的山丘,爬上去便是百岳之一,排名 73 的 雪山東峰 。在雪山東峰已可看到遠方鋪著雪的雪山主峰,令人期待。

(5.2km – 7.1km)雪山東峰-三六九山莊

第一天的最後一段路,路段在海拔 3,150 至 3,200 米之間,而且多為下坡,相對較輕鬆。經歷七個小時後,終於到達今天的落腳點-三六九山莊。山莊的名稱是因為它是依著一個標高 3,690 米的山而建,山莊面向東方,早上一起來便能欣賞到日出。而山莊後是一片整齊的冷杉林,甚有氣勢。雖說是山莊,但沒有WiFi,沒有訊號,只有洗手間及一排木製的上下層板供鋪睡袋休息,完全回歸大自然。這全因山莊所有的資源都是由挑夫搬運上來。嚮導幫我們預約了山莊的膳食,除無限的薑湯供暖身外,在萬呎高山上能吃到六餸一湯,算是非常豐富了。吃過晚飯後其實只是六點多,但因為凌晨二時便要起來攻頂,所以我們準備好夜行的裝備後便休息了。若睡不著的話,可於入黑後走出外面觀星,天氣好的話,那星空是目不暇給。

(7.1km – 9.9km)三六九山莊-雪山圈谷

這兩公里算是整個旅程的重點。凌晨兩點起來,其實也沒怎睡過,攝氏四度的氣溫,裝好頭燈後跟著嚮導前進。這段的碎石比之前更碎、更崎嶇。沿之字型的山路攀升一段後便進入黑森林區域,這裡環顧四方全是參天巨木,在漆黑的夜晚裡確實是有一點詭異。嚮導說這裡是極易迷路的一段,除四周環境都是一樣外,每次下雨都可能有樹木連鎖倒下改變了原有路段,若不是園區在樹木裝上 反光條 的話,夜間在此行走的確是十分危險。來到 3,500 米以上,我們看到了第一堆積雪,接下來的路面亦漸漸被雪覆蓋,這代表我們要裝上 雪爪 才能繼續前進。小心翼翼的向前走,走到轉出黑森林的一個彎位後,雪山最高的山脈群終於出現在眼前,這裡是雪山最高點前的最後一個 checkpoint -雪山圈谷。此時也接近日出時分,晨曦把雪白的山巒染得微紅,那種壯觀非親身感受確實難以言喻。來到這裡,雪山之巔其實已在我們眼前不到一公里處,但嚮導估計這段路積雪平均達 40cm ,很多尖銳的岩面可能被雪覆蓋。基於安全考慮,我們終於以雪山圈谷為終點,登頂的成就只好留待將來了。山,一直都在。


後感

繼富士山後第二次國外登山,截然不同的感覺。雪山的山路都很原始,倒下的樹就讓他倒在原地,也不會刻意去清理,盡量保持最自然的一面。在森林的夜行,眼前由漆黑直至鋪雪的山峰浮現在眼前,那景象的深刻太令人難忘。而兩個原住民嚮導,在短短的相處中,除了帶路外,也帶給你一個超出登山的深度行。關於這個山的故事,關於他們的故事,他們都娓娓道來。城市人,最多覺得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他們,卻由衷的覺得自己是山的一部分。


“城市人,很享受走在萬尺山巒上感受那純淨的空氣和風景,卻往往沒有那個體力和時間走到這裡來。"

-by我們的嚮導,鐵龍

漫游吧,把握尚有的時光。
 

備忘

  • 對於平時有行山的人來說,登雪山難度主要在意志力的考驗。兩日一夜的行程有山屋作休息,即使難以入睡但至少也有時間給身體回復。如果不執著看日出,三日兩夜的行程會更輕鬆,也能看多一些附近的景點。
  • 登雪山及住三六九山莊需預先申請入園證,詳情可瀏覽雪霸國家公園網站。因交通及慎防漏辦文件考量,建議找當地登山社跟團較好,同時亦可租借雪爪,頭燈,安全帽等物品。一般來說組 6 人團會最划算。
  • 全程均是負重行走,要有肩膀比腳還累的心理準備。至於由三六九山莊登頂的一段則可將不會用到的東西先放在山屋,回程時再拿。
  • 撇除雪景的因素,四月開始是台灣的梅雨季,正常來說理想的登山月份應是十一月。

連結


Extra-關於高山症

到高海拔地區都會關心的問題,要怎樣預防查遍網上也只有很片面的說法,這次我們的嚮導有這樣的建議:
  1. 帶頭巾,高海拔地區因氣壓差異,頭部會持續受到大氣擠壓,而耳及頭直接受風亦令加速熱能流失,因此用頭巾覆蓋耳及頭可讓身體更易適應氣壓變化及降低發冷的機會。
  2. 避免用口呼吸,大部分鼻塞及鼻敏感人士的通病,特別是睡覺的時候。嚮導說用口呼吸,吸氣動作短促,很快便有「滿了」的感覺,但其實吸入的量遠比用鼻呼吸少,而且正因為吸氣時間短,氧氣並未深入肺部便已呼出,這樣便造成血液,肺及腦含氧量不足(身處高海拔地區血氧在 80% 以上會較安全),繼而發生腦肺積水及頭痛。此外,用口吸的空氣比較乾燥,較易造成肺部發炎。這種種都是很容易誘發高山症的因素。若鼻子真的很不舒服非用口呼吸不可,建議帶一個口罩,至少保持吸入空氣的濕度。
  3. 保暖,這就不用多解釋了,失溫能直接引發各種毛病,只是嚮導提醒別等感到冷時才加衫,一停下來便應該找東西披著,即使汗流浹背。
原住民的智慧,我沒有考究,但至少,我們跟著做,整程下來,也真的沒有感到任何高山症症狀。
高山低谷
2016.04
Team Sylvia
Wilmar Choi
Xavier Ng
Zan Wong

分類:海外標籤:,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