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2026。Prelude。富士山(日本)

[2019 年 8 月更新]
【吉田口五合目-富士山頂钵巡-御殿場五合目】

路程:16.9 公里(Day 1: 5.0 公里/Day 2:11.9公里)
時間:2 日 1 夜(Day 1 : 4.5 小時/Day 2 : 9.2 小時)
天氣:5 – 14 度,晴,風力 4-5 級


旅程

富士山,山梨縣及靜岡縣的交界,沉寂 300 多年的睡火山,也是日本人心目中的神山, 2014 年夏季登山人數超過 28 萬人(按:2015 及 2016 年則分別有 23 及 24 萬人)。山頂標高 3,776 米,是日本的最高點。登山徑共有四條,分別為「吉田口」、「富士宮口」、「須走口」及「御殿場口」。因長年積雪的安全考量,登山徑只在每年 7 月初至 9 月初開放給公眾登山。首次挑戰香港境外的山峰,在眾多未知的因素下,選擇了設施最完善,也是最多人行的「吉田口」登山。


吉田口五合目(2,305米)

日本的山以「合目」來區分不同的登山路段,由山腳至山頂通常分成十個合目,「五合目」即是約山一半高的位置。吉田口五合目人流眾多,除了預備登山的人士外,亦有大量旅遊巴接送觀光客來買紀念品。登山的話不妨在此買名信片,到 山頂的郵局 寄出時會蓋有標明「富士山頂」的郵戳。出發前亦可到手信店後的神社參觀,祈求旅程順利,順便打發一下時間及適應海拔高度。

五合目-六合目(2,390米)

在五合目待了兩個小時,13:30 正式出發。由五合目至六合目的一段基本上是熱身,只有末段略斜。腳程比官方建議的 50 分鐘略快。六合目設有安全指導中心,很多登山團體會在此作最後準備。另外也會看到做登山問卷調查的人員以及志願募捐登山費以維護富士山環境的攤位,捐款 1,000 日圓可獲贈限定的紀念襟章一個,值得與否便見仁見智了。

六合目-七合目(2,700米)

由六合目開始有真正登山的感覺。1.4 公里的登山道,盡是不斷重覆的「之」字斜路,慢慢走加上一至兩次小休的話不會太辛苦。如果雲量少的話,向上望是可以一直望到位於高處的各座山小屋。 這也是富士山的其中一個特色,單一錐形山峰,任何時候抬頭望都能望到山頂。

七合目-八合目(3,020米)

七合目以上穿越了一般層雲及積雨雲的高度,若天氣不差的話在這時應該已在雲海以上行走了。登山路段由之字斜路轉為岩石路,而且比之前窄,形成一段樽頸位,若遇上登山團體的話便要開始排隊上山。另外七合目起至九合目前會出現十數間山小屋,這些山小屋除了給登山宿留宿外,亦會給登山者提供「燒印」紀念,如果在五合目有買木製的 金剛杖 ,而天氣又良好的話(雨天燒印會烙不上),便可以在金剛杖上烙上該小屋的獨特燒印。每個燒印介乎 300 至 400 日圓,想烙滿整支金剛杖的話要有足夠的預算。

八合目-元祖室(3,250米)

連同弄燒印共用了兩小時爬到八合目。太陽開始下山,氣溫漸降,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度加上體力消耗,稍為大步幅都會有暈的感覺,這段區區 800 米的路程用上了 25 分鐘。這段路跟六至七合目一樣是「之」字斜路,而且大部分登山者都已經在前幾間山小屋留宿,所以還在這段趕路的人倒是不多。抬頭望今天落腳的山屋「元祖室」就在不遠,在上方的登山客為我們打氣。咬緊牙關,爬到元祖室的門牌前,時間是 17:57,我們順利在日落之前完成第一天的行程。

山屋提供簡單的咖哩飯及牛肉汁飯早餐,若不夠飽的話也能買杯麵(600 日圓)。休息方面,其實就是一個 類似集中營的上下格床 ,排滿睡袋給登山者睡覺。空間非常淺窄(轉身也會撞到旁邊的人),空氣不流通而且配上此起彼落的鼻鼾,由晚上 8 時至凌晨的四個多小時基本上完全不能入睡,對於不易入睡的人這晚會相當難捱。另外,由於臥睡以及睡眠時呼吸減慢等因素,很多人起來時會出現頭痛,眉心痛等高山反應,此時建議在吃完早餐後 先坐在一旁休息 ,回復狀態後再起行。

元祖室-九合目(3,600米)

山屋告訴我們從這裡登頂約需 三小時 ,日出時間是 04:50,在 01:40 會有morning call。但因為實在太難以入睡,於是我們 12:30 便起來吃早餐。換過夜行裝後,凌晨 1 時正開始最後一段登頂之路。當晚氣溫是 4.9 度,風速約 8m/s(即 28 公里每小時,接近 3 號風球的風力),在 風寒效應 的影響下,體感溫度相當於 -1 度。前進不久後已出現登頂的人龍,每次停下來等候或面向當風的方向時,陣風直接吹襲會感到相當寒冷。夜行的這段路基本上是跟著前面的人走,雖看不見前路,但步伐也不會太快,跟著前面便沒有大問題,也不用擔心會太辛苦。

九合目-山頂(3,720米

九合目,登頂前最後一個checkpoint。最後的 400 米上山速度非常緩慢,路面己沒有平坦路,每一步都攀岩。這段路會有工作人員站崗指示,排隊上的靠左面,快行的靠右面,非常有秩序。最後我們在日出前 45 分鐘到達山頂,能佔有較佳的位置欣賞日出。經吉田口到達山頂前的一段是朝西登山(即是背向東面),就算未能趕及日出前到達山頂,但回頭已經能看到日出。所以 04:50 時大家都暫時停下來了。

钵巡

日出後風勢變得更大,山頂上的人都躲進山頂的小食店充飢和取暖。「钵巡」是山頂上一條環繞火山口的山路,可一次盡覽頂上的八個頂峰,包括「真。日本最高點」的 劍峰。留意劍峰和朝日岳旁邊的日本最高郵局都在吉田口另一邊,若計劃由吉田或須走口下山的話需回頭走或完成整個钵巡,需留意時間。當天火山口風勢非常強烈,我們只走到朝日岳旁邊的日本最高郵局,把名信片寄出後便準備下山。

 

山頂御殿場五合目 (1,440米

離開郵局後,御殿場口其實就在旁邊。懶得走回頭路的我們決定就由御殿場口下山。這是四條山路中 距離最長及海拔落差最大的,而且全段路均是砂礫。初段下山會較辛苦,但下降至七合目後碎石開始變幼,本身砂石堆積亦有一定厚度,有體力的話可以狂奔下山,十分刺激,「御殿場大砂走」因此而得名。跑下山雙腳受力較小反而沒有那麼辛苦。十公里的下山路用了約四小時。十點多到達御殿場五合目,兩日一夜的富士山之旅圓滿結束。


後感

「未登過富士山的是笨蛋,第二次上富士山的都是笨蛋。」

這是日本自江戶時期流傳下來的說話。論難度,只要沒發生高山症的話要完成全程難度並不高;論風景,身在富士山中其實是沒有什麼風景的。較令人難忘的倒是夜行時看到太陽和月球同時在你左右兩方,在山頂迎接御來光的期待,由頂上穿過雲海回到地面,一路帶著種種未知數走到終點,這都是第一次登山才會有的體驗。自 2011 年三一一地震後,對於東京會發生大地震及引致富士山爆發的預測越來越多。一旦發生,富士山完美的輪廓必受破壞,而且火山灰亦會順帶西風帶癱瘓整個東京,後果堪虞。既然沒人知道這天會不會發生,就趁它還是寧靜的時候,熱血一下,感受這個日本精神支柱的魅力。


備忘

  1. 日本環境省法例規定,登山者需自行處理其垃圾,所以整個富士山範圍都不會找到垃圾筒,而使用廁所亦要付 200 日圓的清潔費。沒有人監視,但求自律。
  2. 目前於夏季登山仍然未有特別限制,但山屋最好還是先預約,因為若當刻想住但卻滿了的話只能睡在外面。天氣好沒風還好,若遇上大風或下雨會十分狼狽。
  3. 對於山屋的選擇,在越高的山屋留宿代表夜行登頂的一段越短,但因為逗留在更高海拔的地方,出現高山反應的機會也會增加,而且也代表第一天日落前要趕更遠的路,因此要視乎個人能力選擇留宿的高度,但一般也會選擇在海拔三千米以上。部分山屋五月起已能預約,建議找能網上預約的會較方便,一般來說太子館、元祖室、白雲莊、 御来光館是較熱門的小屋。
  4. 周末及假期的登山人數比平日會多出幾倍,想避開人潮的話應盡量選平日登山。

交通

開山期間新宿高速巴士總站有車直吉田口五合目,車程約 2.5 小時,成人每位 2,700 yen。每班大概可坐 40 人,一個月前可到官網預約及劃位。


連結

高山低谷
2015.08
Team Fuji
Wilmar Choi
Xavier Ng
Zan Wong
 

分類:海外標籤:, ,

1 則迴響

發表留言